沉迷于情緒中,上演翻天倒海的內(nèi)心戲,會消耗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對狀況的改變卻沒有任何意義。但我們在現(xiàn)實工作或生活中,卻常常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(qū)。
01
一個朋友試用期將滿,精心準備,約了領導匯報工作。領導卻顯得漫不經(jīng)心,10分鐘后匆匆打斷,用一句“不錯,繼續(xù)加油”就結束了談話。這讓她惴惴不安,是工作讓領導不滿意,還是無意中得罪了領導,越想越覺心情沉重。后來雖然如期轉(zhuǎn)正,但這卻成了她一塊心病,見到領導就緊張,甚至一些簡單的工作都出錯。
后來領導找她談話,問她為什么明明能力不錯,卻一直狀態(tài)不對。她最終憋不住,說了自己的感受。領導哭笑不得,告訴她只不過是那段時間遇到大問題,朋友找她匯報工作,在她那里根本排不上優(yōu)先級,但不想打擊新員工的積極性,這才見縫插針做了安排。
你看,一直以來的困擾,到頭卻是自己上演的一出獨角戲。
開寫作課程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說,一個學員覺得現(xiàn)在簽約的平臺價格低,一直向她訴苦,希望能夠得到她的安慰。她很是無奈:覺得價格低,就重新簽別的平臺唄,有什么需要安慰的?純粹是破壞心情浪費精力。
微信群里有一小伙伴總說自己一直想看書、想寫作,但白天忙工作、下班了想多陪孩子,總覺得沒有時間看書寫字,心里覺得特別著急,很焦慮。這樣的抱怨一天得在群里發(fā)好些遍。我心里想,焦慮有什么用,如果有這些在群里不停抱怨的時間,不如把這時間看幾頁書,寫一段話來得實在。
02
為什么有的人遇到事,習慣于在內(nèi)心不斷苦苦追問為什么,輕易就陷入情緒的怪圈呢?這在于我們思維產(chǎn)生了慣性。有一句話說:人們?yōu)榱颂颖芩伎嫉目啵裁纯喽伎梢猿?。相比費盡心思地琢磨對策,當然是把責任推卸給別人,或是尋求別人的同情和安慰,來得更容易。當我們習慣于用這種模式來處理問題時,大腦皮層就會產(chǎn)生記憶。等下次再發(fā)生類似的情形,就會自發(fā)調(diào)用這種程序。
該如何解決呢?我們可以采取重置方式,給自己重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。
有很多文章主張有情緒時,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,接受自己的情緒,找到原因后再慢慢調(diào)整。這種方法也許對于我們逐步減少被情緒控制有一定的幫助。這種主張的基礎是認為:有情緒是遇到問題時唯一合理的選擇。真是這樣嗎?這其實只是我們的一種心理慣性,理性其實也可以成為我們的選擇,而不是總被動地受情緒所左右。你完全可以建立第一反映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模式。如果你遇到問題,就習慣于從解決問題出發(fā),這樣哪還有時間讓情緒滋生。
03
這讓我想起書評達人魔云獸分享的他自己的經(jīng)歷。
他曾經(jīng)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是那種誰都扶不起來的那種一無是處。盡管那時他的很多文案讓庫存的書賣脫銷,讓推廣的書籍形成話題。他隔三差五就會問自己老婆,他到底是怎么一個人,有沒有價值。也是看到豆瓣、新浪博客別人看了他的文案買了書,寫了書評,寫了讀后感,他才找到星星點點自己存在的意義。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還是在習得性無助中掙扎,直到有一天豆友的一句話把他點醒,說:你不要老懷疑自我,你發(fā)現(xiàn)有什么阻擋你,你就去解決具體的問題。
后來他就按照這個思路來指導自己,去直面以前很多一直逃避的問題,比如報銷。在別人視若平常的事,于他卻是莫大的考驗,他怕財務追問每筆報銷是怎么回事,怕財務給他臉色;他對于流程類的事物又特別遲鈍,怕感覺自己極其愚蠢。所以入職一年多了,他從來沒有報銷過,都自掏錢包。有的人以為他是樂意,也有同事主動說幫他貼發(fā)票走流程,他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總是半推半就,一次兩次后別人也不幫了。
得到那個網(wǎng)友的提點后,他就決定把自己當一個新人,去問財務報銷第一步該做什么。他拿著發(fā)票鼓起勇氣就去了,果然進門就被取笑了—因為只要把發(fā)票貼好放在報銷單收集的框里就行了,從來沒有碰到過象他直接拿著發(fā)票過去的。就在他特別尷尬的時候,一個小姑娘告訴他,不要著急,她會在QQ上告訴他流程。后來又親自到他座位指導他一張一張貼好發(fā)票,一步一步告訴他如何做。困擾他多年的問題就這么輕松解決了。
他用同樣的思維模式他去解決其他困擾他的問題,最終從習得性無助的泥潭中走出。
你發(fā)現(xiàn)有什么阻擋你,你就去解決具體的問題—遇到問題時,把這句話默念幾遍。直面問題而不過多糾纏于為什么,你就會逐漸建立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思維慣性,而不再為情緒所困。
這個道理放在工作、生活、親密關系中都適用,愿我們都成為生活的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