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韓是個90后的年輕人,最近他來找我做生涯咨詢,聊聊自己工作上的一些煩心事。
其實他在業(yè)務上并沒有什么困難,只是崗位做銷售的,經(jīng)常需要和領導一起陪同客戶應酬。
小韓說,自己天生酒精過敏,一喝酒就上臉難受的那種,可是到了飯局上,還真沒法規(guī)避。陪客戶要喝酒,在公司里搞活動也要喝酒,實在是有些不堪重負。
他感慨道:“其實我身邊的90后朋友都不太愛喝酒,是不是等90后都成為公司領導了,飯局文化就會消失呢?”
對于這樣的問題,我忍不住笑了,雖然這樣的愿望很美好,但我卻并不認為那樣的情況會成為事實。
我主要的理由分為以下三點:
一、飯局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傳統(tǒng)
飯局文化、尤其是酒文化并不是當今社會的專利,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了飯局這一說,
從古代的封建王朝開始,商人談生意或者政治家談政治,那基本都是離不了飯局文化,更免不了喝酒。
人與人面對面的時候確實也可以進行會晤,但是沒有飯局和酒,那就缺少了談事情的氛圍。
比如現(xiàn)代社會,你要在辦公室里正兒八經(jīng)地拿下一個大訂單,難度就非常大。
用心理學的知識來理解,客戶在辦公場合都處于非常理性的狀態(tài),防備心理也會比較重。
而到了酒席上,一喝酒、一聊天,整個人的情緒就放松下來,整個人也處于更加自然的狀態(tài),此時談訂單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。
因此,你可以經(jīng)常聽到通過吃飯喝酒談下大客戶的許多經(jīng)典案例。
二、一代人受到一代人影響
小韓覺得90后這代人比較特殊,不喜歡飯局文化或者酒文化,但在我這樣的80后看來,90后年輕人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。
十幾年前,我20多歲的時候,也覺得80后這一代人是不喜歡飯局文化的,也是很有個性的一代。
可是放到如今的職場,我又覺得當時前輩們喜歡飯局的那一套,已經(jīng)潛移默化地傳承到我們的身上。
90后,在我看來也不會是例外,因為代際傳承就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規(guī)律,尤其是文化性的內(nèi)容,更加容易植入人心。
至于小韓會有這種想法,也是比較正常,我相信有一天他自己真的當上了領導,就不會按照今天的想法來做事。
當你的大客戶和圈子里的人都崇尚飯局時,你也只能隨大流。
三、正確看待飯局文化
像小韓這樣排斥中國式飯局文化的90后其實也有不少,但是在一些年輕人的眼里,恐怕飯局文化已經(jīng)被妖魔化了。
比如覺得去參加飯局就得不斷勸你喝酒,傷害自身健康;或者參加飯局,就會遇到一些沒有禮貌的粗人一般。
實際上隨著社會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職場人的素質(zhì)也在不斷提高,會勸酒的人也越來越少,而且大家聚集在一塊吃飯就和普通朋友相差無幾。
就拿我自己來說,這些年飯局只增不減,但是我卻發(fā)現(xiàn)喝酒的酒風是越來越好,甚至有些飯局就只是吃飯而已,連喝酒就省去了。
這就是飯局文化的形式在不斷改變,而不是飯局會消失。我們能夠正確看待這件事,其實去參加一個飯局并不會那么可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