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有位讀者M發(fā)微信給我訴說最近的工作苦惱。M工作兩年,現在在做他的第三份市場工作。M很喜歡他的市場工作,自己也很想做好,在外面也經常學習交流,和同行交流都挺好的。前面兩個公司離職原因都是公司比較小,沒有什么培訓(可能市場是支持部門,也不太重視),兩年換了三個單位,一份互聯網公司,一份金融公司,現在到了一家外資貿易公司。
可是現在的上司不是太專業(yè),他覺得學不到東西,上司還總是亂指揮,沒什么專業(yè)知識可教自己的,卻一味讓自己什么都做,他特別舉例說,他是做市場工作的,但上司讓他一會兒幫銷售做份報告,一會兒給采購的聯系個培訓,感覺這些事都是助理打雜的干的……
今天上司還讓他加班陪培訓部把明天采購部培訓材料打印出來,他認為這是培訓部的事,他可以幫助設計海報,但打印這種雜事,他很不喜歡也不是他份內的事,又學不到東西。M想到很多職場資深人士都說做事要有邊界,不能沒有原則 ,今天就鼓起勇氣拒絕了上司讓他加班的要求,上司明顯非常不高興,M也覺得很不舒服,問我他做的對不對。
M其實是位很好學的好青年,特別想遇到一位好上司,可以指導自己,幫助自己成為市場方面的專家,但感覺遇到一個好上司好難。
M說我不愿意浪費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,越來越不喜歡,但是好不容易到了外企,自己還是很珍惜工作的。難道又不得不跳槽嗎,怎么能找到職場中的貴人呢?
嗯,我只想說,是不是值得干下去,M可以再思考下。但M可能很難找到一個單位上司不讓你做不喜歡的工作,只會無條件的教你,即使在外資公司,除非是在大型外資公司,否則分工沒那么細的公司,跨部門的工作經常是不可避免的。
02
在職場上其實有一些基本的規(guī)則是我們要盡早認識到的:
1、公司付你薪水,不是讓你來學習的,你能學習到是你的事,沒有義務培訓你,培訓你只是讓你能勝任眼前的工作。
上司不是你的老師,也不是你的家長,當然也沒有義務教你。我最經常聽職場里新人說的就是要找個好公司好上司,可以學到東西,可以教我。有學習的態(tài)度當然是好的,可是職場不是學校,并沒有義務讓你免費學習。
2、職場有契約精神,做到職業(yè)化要求自己。
如果有悖你的價值觀,可以不干這份工作,但既然你接受了這份工作,職業(yè)化要求你干好。
你拿薪水,其實是把自己的時間和勞力出賣給了公司,你有義務將活干得基本過關。無論你喜歡不喜歡,客戶付錢就應該得到他想要的東西。
所謂職業(yè)化并不光是你做這份工作就行了,是需要你控制你的情緒和喜好,你是個市場部員工,這個職業(yè)角色你必須扮演好,而不是完全隨心所欲,職業(yè)化是反本能的。
3、職場上,領導和同事也是內部客戶。
把上司看成客戶吧。真正毫無選擇的去做,當聚精會神的做一件事,就會忘記很多疑問。當能力增加了,你想去哪兒去哪兒,也不至于在一個層面上徘徊了。
對待客戶當然不是做仆人。因為我們其實有相當部分是相同的目標,我們完全可以溝通,了解上司為什么“浪費”你的才華,表達出你有更大的能力有待發(fā)揮,看看你需要在哪些地方應該改進。
無論溝通結果怎么樣,你要謹記,你的工作要求你是在滿足客戶(內外部需求)的,而不是滿足你的需求的,你的需求需要自身在工作中尋找滿足。
4、建立兩份工作系統(tǒng)。
在VUCA時代,越來越要求我們至少有工作之外的備份系統(tǒng)。
如果認為現在的工作不能對自己專業(yè)化的提升,自己更要著手建立起備份系統(tǒng),以便于自我學習提升。
職場上能有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,提攜教導自己的專業(yè)上司當然是職場大幸,但是沒有也是極正常的現象,我們總不能把提高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。
如果實在對自己的市場工作理念不符,建議M可以其他渠道學習提高,做自己喜歡的事。比如和專業(yè)公司合作,在業(yè)余時間做自己喜歡的策劃活動?;蛘唛_一個自媒體,自己發(fā)表一些自己的專業(yè)想法。
《流浪地球》《三體》的作者劉慈欣正職是水電站的工程師,業(yè)余時間寫作還能寫下那么多優(yōu)秀的小說。
如果這份工作你不喜歡,更應該建立起另外的備份系統(tǒng),自己是自己職業(yè)生涯唯一的負責人。
03
正好前兩天在悟空問答上受邀回答了“職場上如果有人強迫你做不喜歡的工作,你會怎么做?“的問題,看來職場上對于不喜歡的工作,還是有很多人有困擾的。
下面是我的回答:
是不是要做不喜歡做的事,要看情境。職場是個能進能出、以上能下的地方,強迫大抵不會是武力而是無形的壓力,覺得拒絕困難的情況。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被迫做一些工作,要看這個被迫的工作屬于哪一種:
1、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。因為自己的能力、喜好不喜歡做,那公司/組織付你薪水,根據職場的規(guī)則,你應該有契約精神,既然已經接受了這份工作,除非放棄不干,那就應該按約定的認真干,不喜歡也得干,而且應該至少交出合格的結果。試想你去飯店吃飯,廚師因為不喜歡這廚師,覺得不喜歡就給你胡亂炒菜,甚至拒絕做,你是怎么想,覺得這位廚師有性格?
2、工作范圍內的事:職責外,但成長路線上的事。很多時候我們拿一份薪水,很容易想付出和得到成正比,不愿意做職責外的事,但一個人成長需要本職之外的能力,有時吃虧是福,多幫同事干,多幫組織干,多幫領導干.....只要是工作范圍內,如果不是過份擠占自己職責范圍內工作的時間,那就盡量干。
3、工作范圍外的事,能力之內的事:有人會對我們所做的工作的能力、權力、影響力提出利用,比如幫人P張圖......這時如果是舉手之勞,看交情,關系到不妨結善緣,如果關系一般,時間有限,要想到你很難討好每一個人。拒絕一兩次,別人自然知道你的邊界。
4、工作范圍之外,能力范圍之外:有可能的情況有人因為情面難卻,做不喜歡的工作,做得又委屈又辛苦,這個不喜歡其實大多是因為能力不能及,對自己的工作又沒什么幫助,僅為不得罪別人,有的嚴重的討好型人格,比如郭東臨曾經演過的小品,幫別人倒貼錢買火車票,大多原因在于自己沒有把自己能力邊界講清楚。
5、非職場:那是非工作了,比如完全與成長不相關,不喜歡的社交,甚至強烈違反自己意愿的行為,嚴正拒絕。在現代法制社會,有尊嚴的成年人完全可以保護自己。提出這類要求的所有人,上司、“朋友”、親戚一律拒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