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項基于4萬個家庭的調查發(fā)現,中國本土企業(yè)正在搶占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。
近期,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發(fā)布調查報告顯示,2016年中國本土品牌實現了8.4%的增長,貢獻了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93%的增長額。與之相比,外資品牌僅增長1.5%。
在26個快消品品類中,雀巢、寶潔、聯合利華等中國消費者熟知的跨國品牌正在損失18個品類的市場份額,只有4個品類呈上升趨勢。
貝恩方面分析,相比外資品牌,中國本土品牌有兩個優(yōu)勢:一是多為家族企業(yè),組織結構較為靈活,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自身戰(zhàn)略,這一能力讓他們可以從模仿者變成創(chuàng)新者。
例如,2014年3月,國產品牌滋源(seeyoung)在中國市場最先推出了無硅油洗護產品。此后,外資品牌伊卡璐、潘婷、資生堂、絲蘊等品牌才開始在中國市場上線無硅油洗護產品。
貝恩駐上海合伙人布魯諾·拉納(Bruno Lannes)認為,跨國公司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速度相對較慢,而“它們(中國消費品公司)可能與西方公司一樣具有創(chuàng)新意識,甚至超過西方公司。”
本土品牌的另一個優(yōu)勢在于專注“夠好即可”的細分市場。
去年年初,農夫山泉推出NFC(Not From Concentrate,非濃縮還原)果汁,以“健康飲品”的角度切入中高端果汁市場。
而據雀巢2016年財報數據顯示,報告期內該品牌在大中華區(qū)銷售額為65.4億瑞郎,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7.4%。
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的雷小山(Shaun Rein)如是分析雀巢在中國瓶裝水市場落后的原因,“產品定位比本土競爭對手更低端”。他同時指出,聯合利華的旗艦冰淇淋產品也沒有成功打開中國市場,因為“過于廉價而且過小”,。
“跨國企業(yè)的重要決定都是在中國以外作出的,權利往往在歐洲或美國?!?雷小山說。
另一方面,該報告發(fā)現,得益于電商的普及,國內品牌去年銷售額增幅的四分之三是由網絡購物推動。
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(qū)總經理虞堅(Jason Yu)表示:“本土品牌正快速進入這些領域,比跨國公司更早擁抱電商?!?/p>
需要強調的是,跨國企業(yè)在中國消費市場依舊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。在美妝、服裝、奢侈品等領域,外資品牌的優(yōu)勢顯而易見。另外,據貝恩咨詢調查顯示,跨國企業(yè)在啤酒、口香糖、衣物柔順劑等市場占有率呈上升趨勢,而在高端口腔護理領域,飛利浦(Phillips)電動牙刷的銷售額也出現增長。(來源:界面新聞)